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视力残疾 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2009-10-13 00:43: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没有心理过程就根本谈不上个性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认知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对个体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个性心理特性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又反过来影响着心理过程的形成

  3. 视力残疾对个体注意的影响

  注意是人的心理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一种可以通过外部行动表现出来的内部心理状态。比如在比赛时,视力残疾运动员把自己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等活动指向和集中在自己能力的发挥上。

  a. 视力残疾人的听觉、触觉、嗅觉等有意注意有所加强,其无意注意亦有所增多。受视觉缺陷的影响,视力残疾人不得不以听觉、触觉、嗅觉等其它感知觉通道来代替和补偿视觉通道,所以势必导致这些通道利用率的提高,其有意注意加强。又由于这些通道的注意选择性均不如视觉通道(视觉的准确性好,速度快),故其无意注意也随之增多。

  b. 与普通人相比,视力残疾人对第一信号系统的注意相对减少了,但对第二信号系统的注意却相对加强了。第一信号系统是指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直观形象的反映,受视觉缺陷的影响,视觉表象对视力残疾人注意的吸引力相对减弱,由于更多地使用听知觉,使得视力残疾人对听觉所注意到的各种信息更为关注,其第二信号系统——语词的注意和感知通道应用频率高,故而其对第二信号系统的注意因为视觉缺陷反而相对加强了。

  c. 由于缺乏(或少有)视觉系统无意注意的干扰,视力残疾人有时相对较为专心,其注意的稳定性相对较高。例如:对方的衣着、服饰、神态等发生变化时,普通人的注意都会受到干扰,而视力残疾人则更容易做到“洗耳恭听”。

  d. 视力残疾人的注意分配形式一般在听觉、触觉、运动觉等通道进行,一般没有视觉的参与。以比赛为例,普通人参加比赛时注意在听觉、视觉、运动觉之间进行分配,而视力残疾人主要在听觉、触觉、运动觉之间进行。

  e. 视力残疾人注意的外部表现通常是停止不相关的活动,凝神定气,侧耳细听,与普通人注视、倾听等有些差异。

  f. 视力残疾人注意分散时不像普通人那样体现在外部表现上,如斜视、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等。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的开小差:貌似注意,常表现为不相干的面部表情或小动作等。引起注意分散的主要因素来自非视觉的信号,如无关的声响、气味、情绪、不安、饥饿、疾病等。

  4. 视力残疾对个体记忆的影响

  记忆是通过记忆、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存在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是保存个体经验的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和其它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着。视力残疾人运用听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记忆为基础来对事物进行再认,其记忆发展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a. 记忆的表象缺乏完整性或缺乏视觉表象,他们不能或很难依靠视觉表象来进行记忆。记忆多数以表象的形式出现的,当视力残疾人回忆时,表象可以是单一的,或视觉表象、或听觉表象、或触觉表象;表象也可以是综合的,如有视觉、触觉等表象参与的。先天性失明的全盲个体完全没有视觉表象,他们对颜色、亮度透视没有概念,对人的表情缺少视知觉表象;先天失明的有残余视力的个体,他们只有模糊不清的视觉表象;后天在没有视力记忆时失明的全盲个体虽然保持了一些失明前已形成的视觉表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因为得不到强化,会逐渐暗淡下来,甚至完全消失。

  b. 其记忆一般以听觉记忆和触觉记忆为主。通过视觉获取信息对于视力残疾人来讲是很困难的,视觉缺陷迫使他们不得不从视觉通道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获取信息,加上他们在日常活动中更多地依靠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因此,视力残疾人的听觉表象、触觉表象、运动觉表象、嗅觉表象等比较鲜明和稳定,而且在这些方面比普通人有更好的发展。

  c. 在识记方法上,与普通人相比,视力残疾人机械识记的能力较强。在其全部识记的内容中,机械识记所占的成分较多,即个体在不理解事物(识记材料)及其内在联系的情况下,单靠机械识记、重复识记,通常称为死记硬背。视力残疾人因为视觉缺陷而缺乏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常常需要识记一些需要识记而又不理解的东西,如物品存放的位置、衣服颜色与款式及面料的搭配等等。

  5. 视力残疾对个体想象的影响

  想象是人脑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点。想象的原型是客观事物,但想象的结果却千姿百态。普通个体还在襁褓之中,就开始了观察事物,储备了丰富的表象资源。而视力残疾人受缺乏视觉表象的影响,其想象资源极度贫乏,只能是“无米之炊”了。

  想象有时借助词汇来实现,视力残疾人接受词汇的主要途径是听觉,而单凭听觉获得的概念往往是空洞的,并不能了解其真实内涵。如让其说出各种动物的名字,他会张口就来,而不一定能说出“老虎”、“狮子”的具体形状。在他们的头脑中,“老虎”、“狮子”没有形象的区别,他们所掌握的词汇和形象严重脱节,无法进行想象。

  有些视力残疾人狭小的生活圈子,单调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有的孤陋寡闻,从小就不知道主动的去想象,日常生活中即使手触摸到一些事物,但若无人及时指导,只能是“盲人摸象”——获得一些支离破碎的表象。

  a. 以视觉表象为材料的想象受到限制。由于个体的想象是以个体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所以多数视力残疾人很难产生色彩斑斓、景色如画的想象,他们可能很难领会“窗含西岭千秋雪”、“日照香炉生紫烟”、“落霞与孤鹭齐飞”、“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意境。

  b. 有比较丰富的听觉想象。视力残疾人常常将常人所不注意的声响信息或语词连贯起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夏天教室里吊扇的风、夜晚寂静时偶尔的声音、他人讲话的语调等都能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他们可以对文学作品中的语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大珠小珠落玉盘”等展开丰富的想象;他们还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对其中的思想感情与内容进行想象与体味。

  c. 视力残疾人间接知识的获得主要靠再造想象来获得。他们可以通过词句的叙述、已有的知识经验、个人的感受等来进行再造想象,以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他们可以把别人的经验或别人的设计通过再造想象来组织自己的经验,以获得大量的间接知识。他们可能并没有坐过飞机和电梯,但通过坐汽车时突然下坡身体失重的体验,想象飞机下降、电梯下行的感受。

  d. 视力残疾人的想象常常带有个人想象和情感色彩,有时想象甚至是歪曲的。如听到亲切温和的声音,再加上受到宽松的对待,会将对方想象得很美丽。相反,听到严厉的声音,受到严格的对待,会将那个人想象得很丑陋。而这些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有些出入:花言巧语、狡诈多端的坏人也常常很注意自己的外表;也有声音沙哑、个性泼辣的美人。视力残疾人很容易根据语音、语调来判断对方,因而有时容易上当受骗。

  6. 视力残疾对个体思维的影响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言语、表象和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主要表现在人们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思维不同于感知觉,但是又离不开感知觉所提供的感性材料。思维的发生和发展是建立在感性材料的占有的基础上的。作为一种理性认识,思维发展的过程必须是经过感性具体的认识再上升理性思维,感性认识及有感性认识所获得材料是思维不可或缺的基础。显然,由于缺少视觉的参与而导致的感性材料可能的不足,直接影响了视力残疾人思维的发展。

  视力残疾人在实践的时间、范围和多样性上都不可避免的要受到限制,其内部活动动力也因为视力残疾相对有所减弱。失去视觉的依靠听和触摸虽然也能认知世界,但这种认知往往不全面、不完整。因为有些事物是无声的,有些事物发出的声响是间歇的或一发即停,不再出现。有些东西太大或太小,无法通过触摸去认识或根本不能接触。而且无论听或摸都无法感知各种色彩花纹。缺少视觉,个体从某些事物只能得到断断续续的、不连贯的、不具体的信息。信息不足,形成概念必然困难。

  a. 视力残疾人形象思维缺乏。如农村视力残疾人听到汽车会嘀嘀叫,认为汽车有嘴;感觉到汽车“突突”的喘气,认为汽车有鼻子;听说汽车能看见路,认为汽车有眼睛。最后得出结论是汽车有一个和人一样的头。这是因为视力残疾人缺少视觉表象,对事物的感知受到局限。通过其它感觉获得的感性材料往往是反映事物的局部特征,视力残疾人以此作为依据进行分析推理就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视力残疾人的语言也同样因缺少感性的形象而形成不正确的概念,对他们的推理和判断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如他们的概括常常出现扩大化,把不同类的事物概括到一类中去。

  b. 视力残疾人不能用物体的整体特性来综合,容易出现片面性,不易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如他们有的会认为会飞的都是鸟类(飞机?蜜蜂?);圆的能吃的是水果(土豆?西红柿?);蜜蜂、苍蝇、牛虻是同类……。盲人摸象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注意:视力残疾人最忌讳这个故事)。

  c. 视力残疾人容易用自己已知的类似的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推理,容易出现错误。概念是判断和推理的基础,视力残疾人对概念的内涵、外延掌握不明确,说明他们还没有真正掌握概念,这就会影响正确的判断和推理,他们容易用物体的一部分或用自己已知的类似的事物来进行推理,其实质也是视觉缺陷、缺乏视觉表象而导致的。如有的盲生认为苍蝇和蜜蜂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会飞、都是昆虫。有的认为“云是有腿有脚的东西”(云可以在天上走)、“云像块黑布”(乌云密布)、“云是由一粒一粒的圆形水珠子构成的”(落下来的是雨)、“银白的夜空”(银白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月光穿过夜空,所以夜空也是银白色的)。上述论述任何一个有视觉经验的人也不会产生。

  d. 视力残疾人可借助语言工具进行形象或抽象思维。尽管他们有视觉缺陷,但依然可以借助于第二信号系统进行思维,有的视力残疾人常独自沉思默想,长期的动脑使他们思维更敏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