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手术的效果,通常与近视度数有关,临床上近视手术主要包括角膜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巩膜屈光手术,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等。但由于每个人近视度数不同,并不存在最好的效果,具体效果还需要根据每个人的近视度数和术后恢复情况等因素确定。
1、角膜屈光手术:一般适用于12岁以上的中、高度近视患者,包括准分子激光手术、飞秒激光手术等。通常手术后短期内患者视力可得到改善,但一般需要1-2年的时间才能稳定,而且仅适合度数在1000-2000度的患者;
2、眼内屈光手术:手术部位是眼内,在晶状体和前房施行手术,手术原理是通过人为改变眼的屈光状态,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屈光性晶状体置换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
3、巩膜屈光手术:手术部位是眼外壁,通过手术使巩膜变薄,从而达到矫正屈光不正的目的,适用于高度近视患者,但手术效果只能维持1-2年,而且术后容易复发;
4、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使用人工晶状体对视力进行矫正,适用于600度以下的患者,但术后要注意遵医嘱使用抗感染的药物,定期复查,避免出现不适症状。
除此之外,对于存在高度近视的患者,还可以在术前遵医嘱配戴眼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缓近视度数的增长。此外,患者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以免引起视疲劳,从而加重近视的情况。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