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性白内障是老年性白内障的一种,常继发于眼部炎症、晶状体外伤等疾病,是由于晶状体囊膜损伤或晶状体脱位,导致外界病原体进入玻璃体内、晶状体后组织内,产生炎性反应、代谢产物堆积等原因造成。
一、病因:
1、晶状体自身退变:常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晶状体可出现退行性改变,如导致透明度降低,蛋白变性,脂质变性等,从而发生并发性白内障;
2、晶状体外伤:如眼球穿透伤、钝挫伤、电击伤等,可导致晶状体混浊,引起并发性白内障;
3、眼部炎症:如葡萄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眼内炎等,可直接或通过损伤晶状体而增加并发性白内障的风险;
4、代谢异常:如低血糖、半乳糖血症等,可导致晶状体葡萄糖供应不足,引起并发性白内障;
5、其它:糖尿病、过度饮酒、吸烟,以及高度的紫外线照射等因素,也可增加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风险。
二、症状:
1、视力下降:是并发性白内障最常见的症状,可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力下降的程度与白内障的类型、部位等有关;
2、其他眼部症状:如单眼多视、复视、近视、眩光、色觉改变、形觉剥夺等症状,是并发性白内障的常见症状,也是诊断并发性白内障的症状之一。
在临床上,并发性白内障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如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以及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此外,还应针对并发症进行治疗,如糖尿病引起的并发性白内障,应遵医嘱应用胰岛素、二甲双胍等药物控制血糖,改善晶状体混浊,从而缓解症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