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医生大全

皮质类固醇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2008-05-16 18:59: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目前最严重的常见角膜病,近几年来有明显上升和加剧趋势。由于反复发作,重症病例增多,严重威胁视功能。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目前最严重的常见角膜病,近几年来有明显上升和加剧趋势。由于反复发作,重症病例增多,严重威胁视功能。

  皮质类固醇的治疗作用:

  一、皮质类固醇对本病的有害作用

  (1)损害机体的免疫机制 ①抑制B淋巴细胞从区域淋巴结释放到靶器官,抑制或阻断小或中淋巴细胞内RNA和NDA或蛋白的合成,使抗体形成减少。②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使巨噬细胞对HSV抗原的处理能力减弱,HSV能继续繁殖。③毒害未成熟的T淋巴并封闭成熟T淋巴再循环,使血液中成熟T淋巴细胞大为减少,造成对HSV角膜炎治疗具有决定意义的细胞免疫更大损害,解除了各种淋巴因子(包括巨噬噬细胞抑制因子、淋巴毒、干扰素等)对细胞内外病毒的攻击能力,使HSV得以扩散繁殖,加重病情。④因局部免疫机制销蚀可引起真菌或细菌的双重感染。

  (2)损害角膜组织 ①局部点眼可使角膜胶原酶的活性增强4~5倍,故加快基质溶解,促使溃疡向纵深扩大。②抑制角膜基质中纤维母细胞的再生,抑制胶原纤维及粘多糖的合成,因而妨碍溃疡的修复。③长期局部应用还会成瘾。角膜浅层损害后,基质性角膜炎、葡萄膜炎发生机会增多,甚至引起角膜软化和穿孔。

  二、皮质类固醇对本病的有利作用 (1)由于抑制了组织胺和毒性溶液酶的释放,因而减轻一系列炎症反应及组织损害,也减少了角膜疤痕形成和血管新生,为角膜透明度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2)由于抑制了基质层的抗原体反应,减轻基质水肿与浸润,使基质炎症反应过程明显萎缩。

  由此可见,皮质类固醇对本病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其应用必须严格坚持下述原则。

  (1)有上皮损害或溃疡的病例禁用。

  (2)诊断不清的角膜疾病暂时不用。

  (3)必须同时配合抗病毒药物应用。

  (4)以能控制炎症的最低浓度、最少滴眼次数为原则。

  (5)治疗中不能骤然停药而是在炎症控制后逐渐减量。

  (6)要随时警惕因局部免疫机制销蚀引起的真菌或细菌的双重感染,酌情配合适当的抗生素及抗霉菌药物点眼。

(实习编辑:张婷)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推荐专家更多
  • 解湘凌主任医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斜视、弱视的诊治

  • 王方主任医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复杂性视网膜、黄斑、玻璃体病变的诊治

  • 白大勇主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擅长领域:北京铂林眼科医院白大勇医生擅长斜视及弱视的诊断与治疗,屈光不正,白化病,眼球震颤,白内障,结节性硬化症,眼肿瘤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