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一般说来,正常肾小球和系膜性肾小球肾炎型临床表现较轻,可无尿异常,亦可表现为隐匿性肾炎;局灶节段增生性肾炎型多表现为隐匿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少数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弥漫增生性肾炎型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约占75%)和慢性肾炎综合征;膜性狼疮性肾炎多表现为肾病综合征,但一般无明显高血压,肾功能恶化缓慢。(#画中画广告#)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wh...
查看全文>> 标签:其它肾病诊断其它肾病肾病诊断肾内科肾病诊断预防保健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和性别,常见于青年女性,最常见者为20~30岁。其肾外表现为: (#画中画广告#) (1)一般症状:大部分病人表现全身乏力,体重下降,90%的病人有发热,热型不定,40%可超过39℃。 (2)皮肤粘膜:50%病人可出现面部蝶形红斑,病变局限于两面颊和鼻梁处,呈轻度的水肿性红斑,可有毛细血管扩张和鳞屑,重度渗出性炎症时可有水泡和痂皮,红斑消退后一般不...
查看全文>> 标签:其它肾病症状其它肾病肾病症状肾内科肾病症状症状诊断脱发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画中画广告#) (1)内分泌紊乱。有关专家指出,脱发与人体内雄性激素增多有关。另有学者发现,患甲状腺疾病的病人合并脱发者很多,从而认为脱发与甲状腺素有关。(2)精神、神经失调。一些青年人由于遭受沉重的打击,或长期精神紧张、忧郁而产生脱发。(3)遗传。脱发患者有家族史者占20%。在遗传中,对男性呈显性遗传,对女性呈隐性遗传,这就是脱发患者男多于女的原因之一。(4)...
查看全文>> 标签:脱发保健保健皮肤病皮肤科皮肤病脱发保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早期表现多种多样。初发可仅单个器官受累,如皮肤、关节、肾脏或多系统同时受累。全身症状有发热、疲倦、体重下降等。关节及皮肤表现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其次是发热、光敏感,阵发性肢端皮肤苍白、发疳和发红,以及肾炎等。(#画中画广告#) sle患者中约有80%有皮损,主要皮损大体上可归为两大类:一是多发性浆液性炎症,如面部及全身各处的红斑、脱发;另一类是血管炎性表现,如皮肤血管炎、紫...
查看全文>> 标签:系统性红斑独疮脱发的常识风湿病皮肤病皮肤科皮肤病脱发症状诊断常识德国altmeyer教授认为,对于某些病人的皮肤症状,医师应想到可能为消化道疾病的表现。如crohn病病人可有较大的口腔溃疡和结节性红斑;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伴有坏疽性脓皮病;50%以上的肢端角化症病人有胃癌。(#画中画广告#) 德国博夫姆的圣约瑟夫医院皮肤科altmeyer教授报告,如能正确识别皮肤病症状,即使不靠医疗仪器的诊断,也可提高对各种消化道疾病的诊断正确率。以结节性红斑和坏疽性脓皮病为...
查看全文>> 标签:皮肤病诊断病因皮肤病皮肤科皮肤病诊断病因荨麻疹是一种相当常见的皮肤病,俗称风疹块,中医亦称瘾疹,临床表现为时隐时现、伴有剧烈瘙痒性的风团。荨麻疹主要是由于过敏变态反应所致,常好发于有过敏素质的小孩,他们常常在食用了鱼、虾、蟹、蛋、牛肉等过敏食物后发生荨麻疹,生活中的植物性食物如草莓、可可、番茄、大蒜等也可以成为过敏源原,食品的添加剂如调味品、色素、防腐剂等也可以导致过敏。此外,食物腐败分解的多肽类、碱性多肽等物质如臭豆腐、臭蛋、变质水果...
查看全文>> 标签:病因皮肤病荨麻疹的常识荨麻疹皮肤科皮肤病常识病因病理变化:(#画中画广告#) ①脂膜炎: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皮下脂肪组织的炎症变化总称,多种原因引起皮下脂肪变性,坏死,其脂肪分解产物又可引起皮下组织的炎症反应。可表现为急性、慢性炎细胞浸润,脂肪肉芽肿形成及结缔组织增生。常伴有原发或继发血管炎病变及真皮深层的炎症病变。②增生性萎缩:皮下脂肪组织由于炎细胞浸润而使脂肪细胞变性、萎缩甚至消失,脂肪细胞大部被浸润及增生的结缔组织所代替,称增生性萎缩。
查看全文>> 标签:皮下组织的常识皮肤病皮肤科皮肤病症状诊断常识川崎病,又称为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会侵犯全身中小型血管引起血管炎的病变。(#画中画广告#) 诊断要件包括:(一)持续高烧(39-40°c)超过五天,这是诊断川崎病的必要条件。(二)急性期在手脚末梢出现红肿,第二到第四周时可能在手脚掌或指尖及肛门周围产生脱皮现象。(三)多形性红斑,全身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斑疹。(四)两侧性结膜炎,结膜充血、发红,通常无分泌物。(五)口腔黏膜变化,如草莓舌...
查看全文>> 标签:病因川崎病常识川崎病儿科常识病因初春乍暖还寒,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日渐增多,其中不乏在使用抗生素、退烧药之后,高热仍持续不退,同时伴有皮疹、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患儿。家长疑惑,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其实,这可能不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而是近年来在本市越来越多的一种新病———川崎病。(#画中画广告#) 不少成人科医生对川崎病闻所未闻,但据市儿童、儿科医院等儿科专家透露,每10万个4岁以下的儿童当中,就有上百个儿童患有一种称为川崎病...
查看全文>> 标签:川崎病常识川崎病儿科常识预防保健回顾性分析1990~1997年57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治疗情况分为两组: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常规组)27例。两组对比:治疗组的退热时间及热程明显短于常规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结果表明:早期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能使体温迅速降低,明显降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在使用丙种球蛋白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输液滴速是护理的关键。(#画中画广告#) ...
查看全文>> 标签:治疗川崎病治疗川崎病治疗儿科预防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