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出生起,爸妈就可从生活的小地方,观察宝宝的视力是否正常,并给予妥善照顾,从小为孩子的视力扎下好根基!
0~1岁·频繁的刺激
发展重点
这1年内,视觉系统快速发展,使宝宝从只能分辨黑白影像,到逐渐可以分辨事物的颜色、远近甚至开始发展手眼协调能力。此时眼球运动仍不稳定,偶尔出现眼睛偏斜现象是正常的。4个月大后,需注意眼珠是否会随着眼前物体移动。6个月大之后,若眼位不正或是眼球运动不协调,就要找医师进行诊治。
爸妈这样做
身心的满足作息规律、睡眠充足与营养均衡是提供孩子好发展的先决条件。当宝宝开始吃辅食时,要少喝含糖果汁、少吃甜食,以维持体内的酸碱度平衡。多吃蔬果制成的辅食,以摄取丰富的维生素。
频繁的互动在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多元的刺激有助于宝宝的视觉发展。出生时,多让宝宝近距离看爸妈的脸。8个月大,宝宝会开始寻找眼前消失之物,躲猫猫是个有趣又可训练视觉的游戏。
1~2岁·训练手眼协调
发展重点
这段时间,宝宝将发展出成熟的视觉辨别能力,能将物品进行简单的归纳。手眼及身体的协调,能让宝宝正确地接及丢东西。视力有问题的孩子,在练习走路时会因无法准确感受事物立体感而不敢移步。
爸妈这样做
少看电视孩子的视网膜尚在发育,电视、电脑等对其发育都有不良影响。若要看,1次不超过30分钟,1天以1小时为限,电视画面需柔和稳定,保持与电视平面对角线长度6~8倍的距离。
配对游戏宝宝开始辨别简单的几何图案,一些形状及颜色的配对游戏,会让宝宝很感兴趣,同时也能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2~4岁·建立好习惯
发展重点
此时,宝宝看到的世界已经与成人差不多了,手眼协调能力佳,行走时能轻易躲开障碍物,视线也能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
爸妈这样做
防外伤宝宝的活动量越来越大,若不懂得自我保护,追跑碰撞之间很容易造成眼睛的外伤。由于宝宝并无法表达,若有外伤,爸妈最好还是带孩子到医院,由眼科医师为他进行详细检查。
良好的阅读姿势多数孩子已会翻阅书籍,应建立好的阅读习惯。眼睛与书本应该保持在30~35厘米为宜,每阅读20~30分钟就要休息10分钟,不要在摇动的车内或直射的日光下阅读。
第一次视力检查宝宝满3岁后,即可接受第一次视力检查。带孩子接受检查前,要先教会孩子认识视力检查表,懂得如何看。
(实习编辑:吴春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复杂性视网膜、黄斑、玻璃体病变的诊治
擅长领域:对于各种眼病,尤其是青光眼(包括难治性青光眼)鉴别诊断、治疗及手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已完成各种类型青光眼、复杂白内障手术千例。各类疑难青光眼的鉴别诊断、诊治及手术,抗青光眼手术成功率大于98%;熟练各种白内障手术方法,包括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各种复杂的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手术:如管状视野青光眼的白内障手术、青光眼术后小瞳孔的白手术、青光眼复发的白内障手术、对晚期或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手术、青光眼联合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折叠人工晶体植入、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经验。并通过术前评估及术中预防均能使病人获得宝贵的视力;掌握了良好的显微手术操作技巧。各种改良的小梁切除术手术治疗原发性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大于98%,对晚期或近绝对期青光眼的手术、青光眼联合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和折叠人工晶体植入、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继发性青光眼的手术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临床经验
擅长领域:擅长诊疗白内障手术、完成各种术式的白内障手术万余例。尤其是复杂白内障及前后节联合手术;各种玻璃体—视网膜(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疾病、缺血性视网膜视神经疾病等)的诊断、治疗、激光及手术。黄斑疾病的诊治。